项目名称 | 具身智能机器人多模态感知与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| ||
提名奖项 | 科学技术进步奖 | 等级 | 一等 |
主要完成单位 |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;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;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;中科视语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;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;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;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 | ||
主要完成人 | 邓三鹏、王金桥、陈涛、李辉、赵朝阳、庄红超、游玮、郝志强、祁宇明、孔亮、周旺发、权利红 | ||
提名者 | 冯景华、初冠南 | ||
项目简介 | 围绕《"十四五"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战略需求和《"机器人+"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中"突破复杂环境感知决策技术"的重大需求,针对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多模态统一表征与可控生成、复杂动态场景实时感知与决策、云端大模型智能与边缘端算力协同等关键难题,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科技计划院市合作项目的支持下,系统开展了多模态大模型、轻量化实时感知与云边端协同决策等核心技术的攻关与集成应用,在关键技术突破、系统构建及产业化推广等方面,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。主要发现点如下: 1)首创知识引导的多任务通用视觉语言基础大模型构建技术。攻克了统一自监督视觉预训练(UniVIP)和文本-视觉双提示融合机制(Obj2Seq)等关键技术,实现了多模态多任务的统一建模与高效处理,提升了模型在真实复杂场景中的感知与泛化能力,解决了多模态统一表征与可控生成难题。 2)针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实时场景理解需求,构建了“异构表征学习-轻量分割-决策执行”全栈技术体系。基于研发的ASL框架和FastSAM模型,突破了非结构化场景泛化感知和快速目标分割与识别瓶颈,实现了机器人实时感知与决策,解决了机器人复杂动态场景实时感知与决策难题。 3)提出云端大模型知识迁移+边缘小模型实时响应策略,创建完整的“云-边-端”协同架构,实现了云端千亿级参数多模态大模型与边缘端小模型的协同决策,突破了传统机器人算力瓶颈,解决了云端大模型智能与边缘端算力协同难题。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、软件著作权8项,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篇,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、团体标准6项,形成企业标准3项。研发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和肌健驱动人形机器人,核心技术已在工业质检、柔性分拣、自主导航及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,取得显著经济效益。 社会效益方面,项目成果有力推动了智能制造产业升级,提升了国产机器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;在医疗康复、家庭服务、应急救援等民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,可助力解决老龄化社会服务需求,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;通过开源社区建设与标准制定,带动行业协同创新,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融合,为我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 |
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
总部地址:天津市津南区天乐创新产业园2号楼
电话:022-88825290Copyright©2016-2025,www.bonus-robot.com,All Rights Reserved;版权所有©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,未经许可,严禁复制。
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津ICP备17000529号-2 津ICP备17000529号-4 津ICP备17000529号-5